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2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23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3人,候补中央委员168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 习近平同志主持会议并在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作了重要讲话。
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青海、宁夏、新疆、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金融系统、中央企业系统(在京)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功胜介绍了代表团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议通过了将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草案)提交各代表团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到金融服务与经营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全力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2022年10月13日,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美国华盛顿主持召开今年第四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为11月G20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做成果准备,会后发布了主席会议总结。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国际金融架构、可持续金融、金融部门改革、基础设施投资、国际税收等议题。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应到会的代表2296人,特邀代表83人,共2379人,今天因事、因病请假39人,实到会的代表和特邀代表2340人。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人民银行全面加强金融法治建设,牢牢把握金融法治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努力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为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打下坚实制度基础。
中共中央8月31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任务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要加强合作共事,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把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把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各项工作,坚持人民性、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历经理论研究、闭环测试、开放试点三个阶段,推动数字人民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征信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提高征信服务质量,保障信息主体权益,推动我国征信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实践证明,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
十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2012年的52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511万亿元,增长近4倍。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GDP的比重从11%增长到18%。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规模达49万亿元,十年来增长近2倍,从全球第七位跃居第三位;债券市场累计融资近34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债券市场。